![]() |
「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」是一所為中度智障學童提供教育及寄宿服務之特殊學校。本校「家長教職員會」設立此網誌,目的是為學生家長及教職員提供一個互動的平台,讓彼此可分享一些心聲。
2021年3月28日 星期日
2021年3月14日 星期日
教職員分享
生命影響生命
鄧瑩峰老師
這是一篇我多年前為「廉政公署-拓思德育期刊」撰寫的一篇文章。當時我是一位嚴重智障學校的特殊學校老師,回顧多年,仍覺得這文章很有意思!很想和大家分享。
我是一位特殊學校的老師。當校長邀請我寫一篇有關生命影響生命的文章時,心中感到有些為難。我校的學生是一些嚴重智障的兒童,究竟我如何可以影響他們的生命呢?當我再深思時,我想到一些微不足道的教學點滴!
為他們换尿片時,學生突然小便,我雙手也是尿。
餵他們吃飯時,學生噴出飯,我整張臉也是飯與口水。
學生發脾氣時,咬了我胸前一口。
學生頑皮時,手抓出一些糞便出來給我看。
某些人會認為這些學生是沒用的人。
某些人會認為他們是怪物,對他們避之則吉。
某些人會認為政府浪費資源在他們身上。
某些人會認為你如何落力教他們也是徒然。
某些人會認為我浪費時間,浪費心機。
我在想,難道他們不是人嗎?難道是他們自己選擇成為智障兒童嗎?不是,這不是他們的選擇,他們也有權被愛、也有權去學習。
我沒有什麼感人肺腑的說話,但只要我給他們一個擁抱、一個笑容,視他們如同自己的孩子,已足以令他們感到我的愛,足以令他們知道在世上還有人愛,足以令他們肯定自己是有用的人,足以令他們感到自己沒有被遺棄,足以令他們灰暗的生命驟見一道彩虹。
有一天,我班的一位新生家長到學校看他的兒子,當時,學生正值用膳,家長看到他的兒子時,感動落淚。感動的原因是他的兒子握著匙將飯送到口中,她哭著說:「他在家中從未試過可以自己食飯」。
「現在感謝天父上帝,賜我飲食養我身體…」這一首是謝飯歌,每天學生吃飯前也會聽到。唱的當然只有同工,而學生要學習的是合上雙手,作祈禱的手勢。合上雙手對於身體健全的人來說,是容易不過的事。但對於他們來說,卻是艱難的事。開學一個月多,我班的九個學生,其中有六位每當聽到這謝飯歌時,我說一聲祈禱,他們就會合上雙手,作祈禱手勢!
曾有人對我說:「這只是習慣,他們根本不懂自己做什麼。」我聽到時也感到灰心,但神對我說:「請不要輕看這手勢,更不用世人眼光評價他們。我看重他們的一切。」
生命在互動,在互相影響,我影響學生的同時,他們亦在影響我。孩子的父母單單看到兒子能夠自行握著羮吃飯,就會如此感動,那麼,我還有甚麼感到不足呢?
我沒有令到一位成績差劣的學生變成一位優異生,我沒有令到一位反叛的學生變成「乖乖仔」。但我做到的是讓他們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愛,為他們生命添上温暖。
2021年3月2日 星期二
職員分享
宿舍副舍監 李卓卓姑娘
大家好,我是宿舍副舍監李卓卓姑娘。在新學年入職,跟新入宿學生一同適應環境,讓我設身處地體會到新宿生需要適應陌生環境,殊不簡單。以下分享新入宿學生的適應挑戰及同工們的支援點滴。
首先,新宿生需要面對生活作息時間的轉變。要是學生在家生活,會等待父母放工一同晚餐,晚上八時半,可能正在吃飯或是看電視,享受家庭生活。至於宿舍,宿生在這時間已經要準備梳洗休息,好讓隔天早起返學時有精神活力。其次,宿生要離開原有的家庭或宿舍、與數十位「新家人」同一屋簷下生活,需調節情感上的離別及與「新家人」建立關係上的挑戰。
相信家長身同感受,要讓特殊需要小朋友面對新環境轉變是一項大挑戰。協助新入宿學生適應宿舍生活,同工不單要接納學生因適應問題而展現的情緒,還要耐心教導生活技能,社交相處等,實在是知易行難,要靠家庭、學校及宿舍團隊良好溝通,以創意和同理心定立照顧方案。舉例來說,大部份小朋友喜歡聽兒歌,所以宿舍經常會播。但社工發現本年度某位新宿生並不算太喜歡,亦因未適應宿舍環境,經常哭泣。社工該新生家長溝通後,得知原來平日學生很喜歡與家人一同唱流行曲,於是嘗試安排部份時間在宿舍房間播流行曲,滿足其個別需要。現在,該學生漸能適應宿舍生活,更喜歡與導師一起唱歌。這正是透過家、校及宿舍合作溝通,重視學生身心靈需要,用心照顧的美好成果。
學校一直致力建立關愛校園,以正向行為支援學生學習及成長。而家庭及宿舍,則致力營造擁抱環境 (Holding environment),以愛心及關懷承托學生健康生活,愉快成長。盼望學校及宿舍團隊持續與家長同行,為著學生每個大大小小的成長而快樂。